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徐永恒 

赶个晚集,我也来说说北大硕士女当油漆工的事儿。

我觉得不能对苏黎杰有任何责备,她是这个杯具的受害者——如果说“北大硕士”到“油漆工”间的巨大落差,已经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杯具的话。我觉得对北大可以有一些责备,因为北大对苏黎杰的今天是有一定责任的。但同时我知道,北大也是受害者,是一个更大的受害者。那谁是更大的加害者呢,我不说,你知道的。

从技术上分析,我觉得造成苏黎杰的今天的原因,是研究生扩招。苏黎杰从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考上北大环境学院历史地理专业读研是2002年,正是研究生已经扩招的年头,在此之前,则是本科生的大幅度扩招。

用一句北方方言来说,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学扩招以来,全国各地的本科生扩招数量,真是海了去了。相比之下,北大的本科生并没有怎么扩招,但北大的研究生却是扩招得比较厉害的。2002年前后的数据不好查了,我查了北大研究生院公布的北京大学(含医学部)2008~2010年硕士、博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可以看出近年来北大培养研究生的数量(见下表):  

北京大学(含医学部)20082010年硕士、博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统计 
硕士研究生
2008
2009
2010
报考录取
推荐免试
报考录取
推荐免试
报考录取
推荐免试
2681
1515
2632
1752
2620
2038
博士研究生
2008
2009
2010
报考
录取
推荐
直博
硕博
连读
报考
录取
推荐
直博
硕博
连读
报考
录取
推荐
直博
硕博
连读
678
339
432
676
407
462
635
512
471
硕士、博士研究生录取总数
5642
5929
6276
 
  同样的时间段,北京大学(含医学部)招收的本科生则为:

2008年:3290人,其中,校本部2650人,医学部640人;

2009年:3280人,其中,校本部2650人,医学部630人;

2010年:3280人,其中,校本部2650人,医学部630人。

这就是目前在北大(含北医)校园里的学生构成,大致是本科生13000余人,研究生17000余人,另外还有4000多名外国留学生,这里当然没有算周末开车来上学的“老板”学生、EMBA、干修班等特殊学生。

回想上世纪80年代我上北大时,当时医学部还没有回到北大,北大本部每年招收本科生2000人,4年内在校本科生共为8000人,号称“八千精英”。当时研究生数量也很少,一共只有五六千人。

北大本科生毕业后的去向有个特点,就是三个“三分之一”,即毕业生中总体而言有三分之一出国深造,其中理科毕业生的比例更高,个别专业超过一半;有三分之一会直接工作;只有三分之一会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以北大为主,还包括中科院、清华、北航、北师大等院校。这样,北大扩招后的研究生数量相当大的比例要由像苏黎杰这样的有志青年来补充。由于国人的北大情节,每年的考研大军中就有专门的一支专为考上北大而发奋苦读的学子。  

    一般来说,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会同时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因为本科生都是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他们毕业后走向四面八方,相当多的人将来会发展为各形各色的人物,不光有专家学者、行业领导、商界巨贾,那些回到母校大把大把捐钱的往往也以本科生居多。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是科研的生力军,对他们的培养和他们所出的成果,是学校科研实力的组成部分。

在北大,本科生在师生心理上的地位一直很高,就因为他们是高中毕业后直接考进北大的,他们读研以后,在与自己同等年龄的“后学”面前,可以表情淡淡地说“我是老北大的”,而在北大从本科一直读完博士的,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全北大”。

因为“老北大”和“全北大”数量有限,北大扩招研究生是有充分的理由和条件的。北大在全国高校中拥有最多的院士、教授,最多的重点学科,最齐全的专业设置,最好的学术环境,最活跃的国际交流氛围,最丰富的图书资料,与清华一样每年享有最多的办学经费,这么好的条件,国家投入这么大,不多培养些人才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我作为记者全程采访了一两个月的校庆活动,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北大有一个定位上的要求,说北大要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基地,成为科学技术创新基地,成为文化传承与交流基地,成为国家思想库。这四点中首当其冲就是要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所以研究生适当扩招不可避免。

但是北大的学科、专业设置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的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比较大,它们更多的是承担人类知识创新和传承的意义,如最高端的数学、物理研究,季羡林先生终身研究的吐火罗语、梵文,等等。从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许多人并不适合在职场上打拼,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不像有的学校的学生那样“听话”“出活”,好不容易弄出一个成果来,往往在眼下没有应用、开发的价值,或者不能为本单位创造直接的效益。

在一般人眼中,苏黎杰所学的历史地理学可能也属于这类尖深古怪的学科,我倒不觉得。历史地理学其实有很重要的、立竿见影的应用价值,举个例子,北京城为什么建成了现在这么糟糕的北京市,就因为领导不懂历史地理学,这就是立竿见影,但是是反着来的。苏黎杰回到故乡,据说有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欣赏她的才华,却又不愿给她较高的薪水聘她做项目策划,发挥她的专长,这说明在老板眼中,一个北大硕士女到底还是不如一个售楼小姐值钱,其实是老板没有明白,她能创造的价值可能远远大于售楼小姐,但得给她创造条件,得整个公司的运作与她配合起来。同样是房地产行业,重庆龙湖在全国是很大的一个吧,我有一个朋友一直在为它做项目的创意策划,他并不懂什么房地产开发,他所依靠的就是自己的中文底子。

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北大研究生招生有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报考录取的人数逐年减少,推荐免试的人数逐年增加,硕士生在减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在增加。这正是北大适应自己的学科、专业特点所做的自我调整。说到底,这类尖深古怪的学科、专业就是只需要极少数真正有兴趣、有天赋的人投入其中就行了,他们不可能因此而致富,但最好投入之前已衣食无忧,或者一旦他们作出这种选择且被合格录取,国家就应当让他们衣食无忧。这样的学科、专业,怎么能随大流地扩招呢?那不是害学生,害北大,最后也害社会嘛?

所以,北大的研究生适当减招很有必要,尤其是那些尖深古怪的学科、专业,虽然它们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甚至有利于人类,可并不有利于求学者自身呀。

苏黎杰曾想在北京高校谋个教职,几乎不可能,别的不说,首先她没有博士学位。当初她没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能另有原因,但我们别忘了学术的道路是金字塔形的,往上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淘汰。而如果她现在去读博士,已经33岁了,恐怕她自己都觉得“年事已高”,最有学术创造力的年华已快过去了。这么多年,她漂在北京,还不就是因为始终无法做到衣食无忧,最后下决心打道回乡。

同样的道理,我支持全国政协委员王平“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的说法,至少加上限定语后要支持。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去考那些就业门路很窄的研究生,一定要慎之又慎。你想啊,你一考上大学,土地就被收走了,毕业后你在北京漂着,没有北京户口,没有固定工作,没有连续的纳税证明,北京不让你买房,不让你买车,你回到家乡,又变成了城镇户口,你曾经有过的土地说没就没了,你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全凭你的运气和韧性,你又不是李玉和的孙子,你又不是李刚的儿子,你怎么解决这些难题呀! 

    2011.3.10
话题:



0

推荐

徐永恒

徐永恒

17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80年代后期毕业于北大中文系,90年代末期进修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中国青年报记者站站长、成都日报编委等职。 2005年转向教育传媒领域,现任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大学杂志社总编。 除财新网个人博客外,在新浪网的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yongh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