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于高考状元

徐永恒

  关于高考状元,我也来说几句。

在高考刚结束、状元是热点的时候,我故意回避了凑热闹,虽然知道那时候写这个文章会更受关注。而现在,状元已各就各位,人们又开始关注新的热点的时候,我却想谈一谈自己对状元问题的看法了。

一、状元的概念

今年北大、清华公布的两校录取的状元总数,超过了人们认为各省市区应产生的状元总数,一时舆论哗然。其实,这是由于对状元的不同定义造成的。在现有体制下,有两种定义的状元:

1、裸分状元,即各省市区高考实考分第一名,没有加分或不含加分,文理科各一名,或出现并列第一。

2、总分状元,即各省市区高考实考分加上招办给予的政策性、鼓励性加分后总分第一名,文理科各一名,理论上也有出现并列第一的可能,同时总分状元与裸分状元可以是同一人选。

招办给予的政策性、鼓励性加分要计入总分,是因为这些分数是要对录取产生作用的。人们会奇怪,状元的学习成绩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加分?在许多人心目中,政策性加分都是软的,是照顾分,与高考不公平有密切关系。这种感觉是有客观依据的。但事实上,由于许多高考状元平常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之类称号,相应获得政策性加分的可能性比一般学生更大。更重要的是,具有冲击状元实力的高分生所在的学校,大都是重点高中、名牌高中,学校为了自己的声誉,对这些学生往往会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包括为他们争取各种加分。因为你若不争取加分,别的学校争取了,结果高考后哪怕你的学生裸分很高,人家加上加分后总分第一,状元的桂冠不就花落别人家了吗?这种被逼无奈的锦上添花近年来越演越烈,以至出现了湖南某地几乎所有高考高分生都是“武林高手”——武术国家二级运动员,当然主要是为了加分,拉出来练一下可使不得。加分乱了,状元的面目也就乱了,人们甚至会质疑其身份的真实性。去年的重庆市文科状元何川洋,既是裸分状元,又是总分状元,但因为其政策性加分不合法,只好失去当年的录取资格。

所以,对各地招办给予的政策性、鼓励性加分,应当严格整顿、严加管理,这到不是为了维护状元的声誉,而是为了维护高考公平的底线。

至于参加北大、清华等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获得的降分录取的承诺,是在高考分数达不到这些学校的录取线但差距又小于降分录取的承诺时才起作用的,一旦高考分数达到了录取线即自动失效。有些人把这类降分录取理解为加分录取,以至于又产生一类高考总分状元,那是不成立的,因为没有共同的参照性。

当然,所有这些状元,前面都省了一个“省”字,这些状元都只是省状元。有人提议,每年各省高考状元出炉后,统统召集到北京,分文科、理科各出一张卷子,再搞一次状元大赛,PK出真正的全国文理状元各一名,还说只要有企业赞助这事不用教育部门出面就可以办成。这个建议作为娱乐节目创意还是可以的,如果实施起来,状元也就变成“超女”“快男”了。

二、什么样的学生容易考状元

许多高中教师都知道,平常考试总排第一的学生,往往考不了状元。他们被名次所累,每次考试尤其是在高考这样的大考中往往心理负担很重,容易发挥失误或失常。容易考状元的学生往往是成绩名列前茅,学习比较轻松,分数较高但并不刻意追求最高分,这样的学生在高考中心态比较平和,加上实力保证,往往容易出线成状元。从这一点也看得出来,把状元看作天才,或是多么特殊的人才,这是善意的误解——虽然他们中间也许有天才,也许有非常特殊的人才。状元只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学习有方法,成绩比较好,心态比较稳定。

我本人的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在1983年的高考中,我碰巧成了四川省的文科状元,当年的分数已经记不得了,但有意义的是我后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能考状元,那与我同班的一位同学兼好友也有冲击状元的实力,因为他平常学习比我扎实,考试成绩经常比我高。扩展到四川全省来说,像我们这种水平的学生就更多了,最后谁考成状元,肯定无法预测,只好让自己的发挥和运气来左右了。比如我那朋友,高考来临时他居然得了重感冒,我至今想不明白炎热的夏天怎么会得重感冒呢?这也许与心理紧张有关吧。在考场上我俩坐在前后排,我清楚地知道不停地擦汗、擤鼻涕对他考试影响很大,甚至对我和全考室的学生都有影响。结果我的分数够上北大,他的分数只够上川内的一所重点大学。所以,考状元是要看发挥,再加一点运气的。

三、社会对状元的期待

网上流传着一张恢复高考30年来的状元职业发展表,近年来每到高考结束,都会被顶出来炒作一番。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状元情节”,人们对状元有很高的期待。我也看到了这张表格,尤其注意了一下有关评论。这些评论大致可分为四种观点:    

1、认为30年的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出现一个杰出人才。

2、认为状元中没有出现杰出人才的原因不在状元自身,在中国的体制与环境,状元反倒是受害者。

3、认为状元都是书呆子,只会读书考试,实际能力不行,所以做成大官巨贾的不多。

4、注意到很多状元都在各行各业干着比较重要的工作,尤其是科研和文教系统,许多人担任了教授、博导、单位负责人等,出国深造的比例也很高,由此认为状元们其实混得还不错,无论工作和生活,都比一般人强多了,他们算得上是社会中坚了,苛责状元没多少道理。

在我看来,第1种看法是高标准、严要求,大概是希望,文科状元中要出现胡适、鲁迅,理科状元中要出现李政道、邱成桐,如果没出现这种高度的“杰出人才”,那就是“全军覆没”。这个要求从情感上讲理由很充分,但确实是小小的省高考状元担当不起的,甚至不是眼下的中国大学、中国教育担当得起的。按照一位伟人的说法,许多情况的出现要有大气候、小气候,大环境、小环境。我们现在具备出现胡适、鲁迅、李政道、邱成桐的大小气候和大小环境吗?所以,要说覆没,覆没的岂止是状元,岂止是30年。    

第2种看法本来就是针对第1种看法而来的,我基本同意。但没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也不能全部推给客观环境,肯定也有个人兴趣转移和努力不够的原因。一个与状元类似,甚至比状元层次更高的事例是:1986年,11岁的陶哲轩开始代表澳大利亚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连续3年,第一年获铜牌,第二年获银牌,第三年获金牌。2006年,31岁的陶哲轩获得国际数学家最高成就奖——菲尔兹奖;而曾与陶哲轩同时参加奥数竞赛并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都保送到北大数学系,许多人后来又赴美留学,但他们中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有巨大影响的数学家,倒是有好多人都利用自己的数学才能到华尔街就职,拿着每年几十上百万美元的高薪。这算不算一种成功呢?尤其是在今天更看重功利的中国人眼中?

第3种看法我部分同意。一方面,虽然会读书并不等于是书呆子,但状元选择“从文”的确实比较多,这说明学习能力、学术能力可能是状元的一个共同优势。这同时也说明,不能唯分数论,甚至不能为唯学业论,好学生是多种多样的,衡量好学生的标准也应该多元化,状元只是一个方面的好学生。另一方面,以为要做成大官巨贾才算有能力、有出息恐怕也未必正确,好学生中有一种就是有做大官的潜力的,有一种就是有做巨贾的潜力的,但他们最后的成功应当要看他们做成了大官巨贾后还要做什么。

第4种看法是对状元现状的描述,也是基本属实的。对曾经的高考状元,又经过国内最好的大学的熏陶,取得这点成就是最基本的,不足挂齿。

四、北大清华与状元的恩怨

北大与清华年年争状元,搞得全国人民都很烦,纷纷建议两校能不能把竞争的层次弄“高级”一点。

其实,北大清华也为这争状元烦着呢。形势发展到今天,对北大清华来说,状元其实有点像鸡肋,不争吧,有损失,争过来吧,未必有多大的嚼头。因为状元的就读,与大学的声誉联系在一起了,状元都不来读的大学,老百姓会怎么看你啊,所以,北大清华只好放下身段,拿出新生奖学金、专业任选等各种优惠政策,来诚邀状元。而其实在两校内部的校园文化中,几乎没有状元的土壤。北大清华每年在各省市区招生几十名到两三百名,因此有一种说法是“入校以后,第1名和第200名,起点是一样的”。学校也以此要求所有新生,都要放下包袱,心态归零,重新开始新的历程。

但是,一到社会上,北大清华自己的心态就归零不了,想要停止争状元很难,因为这是个零和博弈,谁先停啊?同时停?我停了他不停怎么办?

曾经的文理科状元大多选择北大,少数选择清华、科大、复旦等,后来清华重建理科、文科,就和北大文理科状元都抢了,近几年香港大学又加入竞争,没准再过两年台湾大学也来凑热闹,这状元大战还真有愈演愈烈之势呢。

状元大战,把一些状元孩子惯坏了,一些状元在北大清华港大之间骑墙观望,谁给的条件优厚,就跟谁签约,学术理想、学业兴趣先抛到一边。而对北大清华来说,为争状元而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内伤隐隐作痛。因为在两校内部,其实均有不成文的生源评价,认为保送生、自主招生出线生的总体质量要高于高考生,但为了腾出所谓的“好专业”、满足高考状元专业任选的条件,已经连续多年传出“北大清华给保送生的专业不够好”的说法,这对北大清华自己评价最高的保送生是不太公平的,对学生最后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也是有不利影响的。

结束争状元这种零和游戏,需要北大清华两校的调整,也有待于整个社会的心态更趋理性平和,有待于学生及其家长真正从兴趣出发,从发展潜力出发来选择适合自己深造的学校,适合学文、学理、学医的可以优选北大,适合学工的可以优选清华,当然北大也有新型工科,清华也恢复了理科、文科,要想去试试水平的也可以选择。其他的,选科大、复旦、港大等等的,只要有自己的理由,也可以悉听尊便。

2010年8月1日

 

话题:



0

推荐

徐永恒

徐永恒

17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80年代后期毕业于北大中文系,90年代末期进修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中国青年报记者站站长、成都日报编委等职。 2005年转向教育传媒领域,现任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大学杂志社总编。 除财新网个人博客外,在新浪网的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yongh

文章